当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,工业软件作为解题关键,贯穿制造业产品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。从生产流程的智能化重构,到产业链协同能力升级,将成为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。
一、从信息化到数字化,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
过去30年,企业通过ERP、CRM、OA等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“信息化”。随着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应用,数据已然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。传统信息化模式存在的数据孤岛、流程割裂等局限,逐渐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。
面对技术驱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压力,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刚需——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,打通生产、管理、供应链全链路,实现制造业柔性制造和精准服务,是降本增效与业务创新的必然选择。
二、工业软件,数字化转型的“神经中枢”
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突破2800亿元,年均增速保持18%以上。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预测,2025年将达3390亿元。数据背后是产业变革的深层逻辑——工业软件正在重构制造业的底层逻辑,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超级接口。从信息化到数字化,制造业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效率跃升与产业模式升级,工业软件发挥了关键的技术作用。
(一)打造数字世界技术底座
工业软件通过IoT设备、传感器网络实现每秒百万级数据的实时采集,构建起企业数据神经网络。从CAD的有限元分析到CAE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,工业软件将材料力学、流体动力学等物理规则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字模型。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制造系统的自我优化,为产品生产、管理提供智能决策。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打破企业边界,构建起产业生态网络。
(二)赋能产业全生命周期
通过实时监控设备运行与生产线状况,能够有效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,提高生产效率。整合企业内外部供应链信息,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关系,更好地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、预测市场需求、优化库存与物流方案,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交付效率。
(三)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崛起
由于高端工业软件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,面临着“卡脖子”的境遇。随着“美欧断供事件”频发,工业软件国产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,只有实现核心软硬件自主可控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、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。
近年来,在'政策红利+技术赋能+生态连接'的组合拳作用下,国产化工业软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,涌现了众多优秀本土企业,如中望软件、华为云、芯和半导体等,工业软件整体的国产化率在稳步提升,例如CAD的国产化率将在2025年将达到35%,CAE也将达到20%。从“能用”向“好用”的跃进,将推动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。
三、政策红利加持,工业软件应用补贴怎么拿?
为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发展,多地出台了工业软件补贴的相关办法,进行精准化补贴与场景化落地。其中,广东省采取全链条生态扶持,推出重磅补贴支持数字化转型,采购国产工业软件的广东省制造业企业,可按合同金额享受高比例财政补贴。全周期护航,覆盖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阶段。
作为制造业全周期数字化赋能服务商,九河云智造以“技术+生态”双轮驱动,为制造业提供全面的工业软件服务。
(一)精准匹配政策
针对制造业企业政策申报效率低、信息不对称等痛点,九河云通过智能政策匹配引擎,构建快捷的工业软件应用补贴申领模式,覆盖CAE/CAD/MES/ERP等核心工业软件的多维度政策知识库,可实现“企业画像-政策条款-申报路径”的智能映射。
(二)联合生态伙伴
九河云作为华为云多年总经销商,联合华为及国产ISV厂商,针对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,协同提供高效、专业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,为企业精准匹配CAE/CAD/MES/ERP等国产工业软件,实现进口软件的平滑替代。
(三)全周期技术支持
团队具备深厚的工业软件及制造业背景,可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工业软件选型建议与二次定制开发服务,确保软件与企业现有系统无缝对接。提供全流程跟进指导服务,从企业补贴申报到软件技术培训,确保项目高效落地。
工业软件是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超级引擎,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。九河云致力于帮助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顺势而为,用好政策、选对工具,抓住数字生产力,赢在未来。